产品

数十亿资产,30折“贱卖”?多家银行正在采取行

【导读】百亿元大礼包频现,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玲 四季度以来,多家银行密集发布不良贷款处置公告。随着百亿元资产包频出,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也悄然上升。业内人士认为,不良资产回收难度较大,成功转型不仅有利于银行稳健发展,也能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有效动力。数十亿级别的资产包时常出现。从“甩负”到矿产升值,四季度以来,多家商业银行密集处置不良贷款,其中不乏不少大型地产包。例如,渤海银行10月挂牌近700亿元资产包、广州农商Bank上市资产包规模超过189亿元。根据渤海银行发布的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合同价值及其他适用条件,拟转让资产本金金额约为499.37亿元,利息总额约为93.34亿元,司法金额总额约为93.34亿元,法院驳回金额总额约为1.26亿元。元,合计698.33亿元。尽管174起债权中,有52起债权期限为5年及以上,占总数的近30%,但与此前同行低价出售资产不同,渤海银行提出的初始最低对价总额不低于488.83亿元,约为拟转让资产和债权总价值的30%。对此,招商联盟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管理局副局长董希淼表示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分析称,过去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时,往往急于“甩包袱”,倾向于选择一次性批量转让。目前,部分银行已开始转向不良资产的主动管理和价值挖掘。例如,有的银行成立了“专门资产部”,负责不良资产的主动管理。董希淼指出,有人认识到银行“不良资产也是资产”,努力发展“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的不良资产价值管理体系。对于仍有运营成本、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将与AMC等机构积极设计债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等综合方案,努力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很难追收不良资产。成功转型后,他们可以带来现金收入。 “最重要的是减轻银行资产质量负担,降低资本覆盖率,为银行稳定可持续发展、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有效动力。”董希淼表示。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个人贷款占消费比重上升。银灯中心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已有近90家银行发布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涉及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商业城市银行等。广发银行长沙分行同日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项目,未偿还本金及利息总额超2.2亿元;嘉兴银行10月末为5家企业发放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未偿还本金及利息总额超2.2亿元。克2.5亿元。 “不少银行加快参与不良资产转让,主要原因是为了优化资产结构,节省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邮储银行研究员楼飞鹏认为,这一趋势对银行自身经营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减轻拨备压力,为银行聚焦优质客户和业务增长点提供空间。作为财务管理企业,形成了良性循环。元,较今年一季度末减少24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信用透支、个人经营贷款规模分别为268.2亿元、51.9亿元、50.1亿元,占比分别为72.4%、14%、13.5%。探索个人消费贷款等领域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